孩子各方面都不优秀怎么办?怎样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优秀?
作为父母,一旦提出“怎样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优秀”这个问题,其实就已经代表了心理上是不太能接受孩子的“平凡”的。事实上,在很多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的,那么要怎么改变认知,接受孩子的不平凡呢?
怎样接受自己的孩子不优秀?
1、优秀的父母和平凡孩子的“共生”
共生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心理学家玛勒认为,婴儿半岁前和母亲有“正常的共生期”,婴儿有一种全能自恋感,认为世界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而这种共生的心理状态,也有可能延续到成年关系中。
如果你是优秀的父母,这种“优秀”的愿望很容易投射孩子身上去。你对自我要求高,但是却无法使自己的孩子达到优秀的标准。那么自身很容易感到挫败,毕竟孩子是自己“证明能力”的一部分。
我们也经常听到,父母自身成长过程中有遗憾,会把自身的愿望加在孩子身上。比如父母从小学钢琴的愿望没有完成,便督促孩子从小学琴,看着孩子弹琴的样子,就像填补了“自己的缺憾”。
其实这也是共生关系的延伸。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通过孩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等等。但这种关系延续到成年是会带来问题的。最显然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正如你一样,他有自己独特的愿望,需要。如果你过度插手了这件事情,反而侵害了孩子的人格独立性,阻碍了孩子自身的成长。
就像小婴儿,如果他一直认为世界和他是共生一起的,那么长大后,他会变得十分自我中心。小孩必须要学会区分自己和他人,从而树立边界感。
如果你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可以先反观下。优秀父母的“不能接受”,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不能接受自己”。
2、我们需要审视下“平凡”的标准
平凡的标准是什么呢?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特点,都有很大的潜力。如果优秀的父母给孩子定义的是普遍认为的标准:成绩第一,多才多艺,工作体面,年薪还要高,并且盯着这些标准看。那么也容易忽略孩子自身的闪光点:孩子成绩不是第一,但是人际关系不错;工作普通,但却有自己一心投入的爱好。
所以有时候,不是孩子太平凡,而是我们在他身上没看到自己想要的标准。
3、不平凡又是需要多优秀呢?
如果你的孩子目前的确存在一些情况,导致了“不够优秀”,比如厌学、做事拖延、情绪暴躁等,那么这里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自我实现倾向”,其理论认为“内在于有机体有固定的倾向,其目的是为了有机体生存或提升而发展各种能力”。
更通俗来说,孩子是具有极大的潜能的,并且有天生的实现自我潜力最大化的倾向。我们是可以对孩子自身予以信任的,他们可以实现自我成长。
那么为什么孩子成长平凡,甚至出现问题呢?马斯洛给的答案是:孩子遇到了阻碍!
若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足够的自主权,并且有良好的环境,那么他们每个孩子都将“不平凡”!
因此,若孩子目前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审视教育的方式,这个问题的主动权落在我们身上,毕竟我们是父母,是他的监护人,是他成长道路的引路人。
若你的孩子性格自卑,胆小,懦弱。我们需要给他提供更多的自主权,支持,帮助,引导,鼓励。严厉的管控和苛责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懦弱。
若你的孩子性格倔强,脾气暴躁,自我中心。这类性格的孩子是需要多一些管教的,并且看中公平。我们需要跟他讲道理,立规矩,并且一视同仁(父母也要参与规则游戏中去)。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