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溺爱的孩子都废了?溺爱长大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表现
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认为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不成熟,并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从小溺爱的孩子都废了,这个说法是真的吗?溺爱长大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表现具体有哪些?
从小溺爱的孩子都废了?溺爱长大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表现
1、独立能力差
在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总能得到来自亲近家人的关爱,他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
但这也让孩子的独立能力变得非常差劲,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家人每天为他做饭、洗衣服,所以当孩子远离家庭去上大学的时候,竟然都不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确实不应该,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从小被溺爱的孩子会对家人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一方面他们习惯被父母和其他亲人安排任务,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差,所以很容易变成啃老族,一旦如此,孩子可能就废了。
2、抗挫能力差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爱包围着,只要父母能够正确地引导他独立完成任务,孩子也能变得勇敢、坚强,但是如果这种爱是畸形的爱,或者父母从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变得脆弱,无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状态就好像是一根弹簧一样,经历了挫折可能会使弹簧弯折,但心理状态具有伸缩性,我们经历挫折以后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让自己恢复信心,这就是心理弹性。
被溺爱的孩子心理弹性水平通常都比较低,简而言之,他们很难从逆境中收获经验教训,摔倒之后很难重新站起来。这显然是不利于健康成长的,这样的孩子容易自暴自弃、产生严重的心理内耗问题。
3、以自我为中心
被溺爱的具体表现大概是:从小无论孩子要什么,家人都尽全力满足他。这让孩子形成了强烈的、高度的自我中心思想,认为自己就是这个家庭甚至这个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得围绕着他转,每个人都得为他服务。
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说,2-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的特点是自我中心性。如果这个时期孩子的认知发展遇到问题,比如父母过于溺爱孩子,阻碍了孩子的认知发展,就有可能使自我中心思想的种子生根发芽。
4、人格反社会
这里的人格反社会并不是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心理学上的人格代表的是个人的个性特质和本质灵魂。被溺爱的孩子人格是反社会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行为都可能违背这个社会的规则秩序、道德伦理。
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我有强大的掌控力,我才是世界的主角。”所以他们会做出一些情绪化、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事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反社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从小被溺爱的孩子都废了,这句话突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的确会有一些心理问题,相信以上这些表现能让你更了解这类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