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谁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完成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和评价。它是人们对自己能否达成目标的信心和预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并在其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是谁
从认知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反映。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认知过程中的四个主要来源形成的:个体的先前经验、观察他人的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反应。个体根据这些来源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形成自我效能感。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是社会互动和社会支持的结果。班杜拉认为,个体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和失败经验,建立起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的信心。同时,社会支持也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能够增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预期。
从教育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对学习任务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当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时,他们会更加自信和积极地面对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反馈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从应用角度来看,自我效能感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职业发展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在健康行为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是否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如锻炼、饮食和戒烟等。在心理治疗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他们对治疗的参与和治疗结果。
总之,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概念,对个体的认知、社会互动、教育和应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阿尔伯特·班杜拉是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对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