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3个经典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摘香蕉
心理学中的实验,使得心理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有益于人类生活的心理知识。今天我们便来一起看看,教育心理学3个经典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摘香蕉。
教育心理学3个经典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摘香蕉
1、巴普洛夫的狗
心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每一次给狗送食物之前,都会打开红灯、响起铃声。刚开始狗在看到红灯和听到铃声时并不会分泌唾液,可经过一段时间过后,狗只要看到红灯或者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为什么在一段时间过后,狗看到红灯或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狗在见到食物的时候会分泌唾液,而红灯和铃声总是伴随着食物出现。久而久之,红灯、铃声就和分泌唾液这种本能反射联结在了一起,使得狗在见到这两个刺激物时就会自然分泌唾液。
这个实验证明了一点:原本并不能引起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一起出现,导致这个中性刺激物和本能反射形成了联结,结果就是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本能反射。这种现象,便是巴普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
2、桑代克的猫
桑代克的猫,指的是桑代克迷箱实验。心理学家桑代克曾为了研究动物的问题解决过程,而设计了这个实验。他将一只饿猫放入迷箱中,猫能透过箱子看到箱外的食物。因此猫想要吃到食物,就要努力逃出迷箱。
刚开始的时候,猫在箱内的行为毫无章法,它乱蹦乱跳、撕咬栏杆,结果显而易见,它并没有逃出迷箱。不过,随着猫触碰的地方越来越多,它终于碰到了正确的机关,于是它逃出了迷箱,吃到了食物。
随后桑代克又多次将猫放回了迷箱当中,它发现随着逃出次数的增多,猫的盲目、随机动作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只要桑代克将猫放入迷箱,它就能很快触摸到机关将自己放出来。这意味着,猫习得了逃出的争取方式。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盲目尝试而逐步减少错误的过程。据此,他提出了学习的联结理论。
3、科勒的猩猩摘香蕉
科勒的猩猩摘香蕉,指的是科勒的经典实验。心理学家科勒在1913-1917年间,对黑猩猩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因此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
实验主要分为两个系列:箱子问题和棒子问题。
(1)、箱子问题
在只有一个箱子的情境中,心理学家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所在笼子的顶部,这样就使得黑猩猩够不到香蕉。当黑猩猩尝试了许多次之后,它终于发现了箱子和香蕉的关系,它学会了将箱子挪到香蕉附近,并爬上箱子摘到香蕉。在有多个箱子的情境中,黑猩猩也最终学会了将箱子堆叠在一起,并攀爬上去摘到香蕉。
(2)、棒子问题
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而笼外有香蕉。黑猩猩需要通过笼子里的棒子来够到笼外的香蕉,并将香蕉摘下。开始香蕉被放置在一根棒子就能够到的地方,黑猩猩很快学会了用棒子摘下香蕉。后面香蕉被放置在了一根棒子够不到的地方,黑猩猩在经过反复尝试之后,还是发现了能够将多个棒子连接在一起,从而摘下远处的香蕉。
以上便是教育心理学3个经典实验: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摘香蕉。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这三个实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