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包括
小希 2024-01-26 15:18:44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可以成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信念程度。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个体认知,它能影响我们对自身能力的预期和决策,并且与人格、行为和情感密切相关。下面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包括
一、认知影响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其行为、思维和情感的表现密切相关。例如,在面对困难任务时,如果个体缺乏自我效能感,就会感到挫败和失望;反之,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就能更有信心地应对这些挑战。他还发现,通过成功经验、社交模仿和社会支持,个体能够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行为因素
自我效能感和个体的行为密切相关。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不仅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表现,而且能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和持续性。高自我效能感者往往更有决心和毅力去完成任务,而低自我效能感者则可能放弃或回避挑战。此外,自我效能感还能影响个体对目标的设定和努力程度。
三、情感影响
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水平也越好。自我效能感可以减轻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应激反应,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满足感。因此,班杜拉认为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