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简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区别
在人类对于信息的处理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两种重要的认知偏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比较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两种信息处理上的偏差。其中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一对象或者事件做出评价或者决策时,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其最初获得的印象的影响,而忽视后来的信息。相反,近因效应则是人们在最终做出评价或决策时,更多地依赖于最后获得的信息,而忽视前面获取到的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比较具体的例子,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两种效应的不同表现。关于首因效应,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给参与者阅读一些自我介绍,要求参与者对作者做出评价。实验的结果发现,那些第一个介绍自己的人在确定评估的时候,得到的反馈比后面的更好。而关于近因效应,同样还有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者看一个由颜色组成的列表,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记住列表中的颜色。最终的结果是,参与者更容易记住列表中的最后一两个颜色。
不仅从实验中可以看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表现差异,也从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一些情形中可以看到其区别。在购物领域,时常有商家把精心打扮的商品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以便首先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实际上,(消费者)这时候做出的决策是更多地依赖于商品最初的印象,而忽视了后面的信息,例如商品的价格。
另外,从思维心理学角度来看,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也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首因效应可以归因为大脑中认知的可得性启发的影响。换言之,初始信息与后续信息相比更容易得到认知,因而更加印象深刻,也更会影响人们的评估和判断。而在近因效应方面,影响机制则是情感的加重。事实上,那些在信息获取阶段更受情感刺激的信息,更可能被记忆保存下来,从而更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最终决策。
在应用层面,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学习成果的评价。根据近因效应的影响,学习者在考试时容易被最近学习的知识所影响,更容易遗漏前面学的知识点。同样地,如果试卷最后一道题的难度较大,学习者更可能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也较为优秀,而不注意之前的考察点。
总的来说,虽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都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偏差。但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机制、表现和影响点不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认识到这两种偏差,并且多样化地获取信息,以有效地抵制它们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