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面对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该任务的信念感觉。它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程度,而这种信心程度需要基于个体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背景的评价。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解决某个问题,那么他就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解决某个问题,那么他就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从实践出发,自我效能感往往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表现和结果。具体可以从以下5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 行为起源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个体对于行为的选择以及应对方式。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他会积极参与到行为中去。相反,如果个体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他将会失去动力。
2. 聚焦目标
自我效能感和目标的设立有很大的关系。个体在设定目标时,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这个目标,那么他就会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和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同时,达成目标也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为以后的目标设定提供积极的经验。
3. 持久性
自我效能感不是一次性的产物,而是可以通过不断的重复行为、训练和经验来增强。个体在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实验,可以积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并且逐渐提高自己的效能感,从而更有自信地应对新的挑战。
4. 应对挫败
挫败是个体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之一,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个体在面对失败时保持积极态度,来发掘其中的教训,那么他会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结果,而不是彻底失败的标志。然而,如果个体过于垂头丧气,他将会失去动力和勇气。
5. 保持习惯
自我效能感受的改变、维护和保持可以通过个体的习惯来实现。习惯可以对于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的影响,个体在不断的重复行为中建立心理模式,从而增强自我效能的感受。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一种能量,对于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均有重要的影响。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