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不同理论流派
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和心理学的交融,致力于探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和预防治疗措施。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犯罪心理学已形成多个理论流派,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相关学说。
犯罪心理学不同理论流派
1. 社会学派
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杜考夫斯基(Émile Durkheim)和曼海姆(Robert Merton)等,他们认为犯罪是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结果。例如,曼海姆提出了“奋斗竞争”和“文化差异”等概念,认为社会对个体成就的评价以及文化向导等因素对犯罪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派认为,犯罪现象需要通过改变社会政策和制度来解决。
2. 心理学派
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学家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等,他们注重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因素。例如,弗洛伊德认为犯罪与侵犯他人的愿望有关,而范德考克则强调了创伤和早期的儿童经历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派认为,犯罪现象的理解和治疗需要注重个体的心理治疗和情感管理等方面。
3. 生物学派
生物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列维-布鲁赫(Hans Eysenck)和责任定位(blame attribution)研究者莫里什(James Blair)等,他们研究犯罪行为与身体、大脑和遗传等方面的关系。例如,列维-布鲁赫认为一些人天生就具有冲动、好斗和好冒险等性格特征,容易从事犯罪行为。生物学派认为犯罪行为是由生物学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4. 学习论派
学习论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斯金纳(B.F. Skinner)和调节理论(Control Theory)研究者海多维(Travis Hirschi)等,他们认为犯罪行为是一种通过学习和激励理论来培养的导向行为。例如,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是在一系列的奖惩条件下发展的,而海多维则认为一个人不参与犯罪的原因是他们与社会的绑定程度。学习论派认为,个体行为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刺激和奖励等条件进行控制。
总之,犯罪心理学已形成了多个流派,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犯罪行为。社会学派认为犯罪行为与社会结构和制度等因素有关;心理学派注重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因素;生物学派关注身体、大脑和遗传等方面的因素;而学习论派则认为犯罪行为是一种导向行为。在实践中,这些理论流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的刑法和刑罚制度也越来越倾向于基于这些学说来塑造和改变犯罪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