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者是谁
自我效能,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1960年代开始研究个体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心理学内容,最终提出了自我效能概念。
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者是谁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和期望值。自我效能和实际能力是有区别的,自我效能不完全取决于个体的实际能力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仰和期待。
在行为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领域中表现的主观看法,它是通过自我观察和社会比较来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是固定的吗?不是的。个体可以通过经验积累、成功体验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来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对个体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自我效能能够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而对自我效能的信仰程度越高,个体在认知和行为方面表现就越好;其次,个体的自我效能能够影响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因为个人对于目标的制定和价值观意识都和自我效能有关,只有对自己有信心,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再次,自我效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当自我效能强的时候,个体往往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相应地,当自我效能弱的时候,个体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最后,自我效能也与个体的适应能力相关。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情境和挑战。
总之,自我效能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它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价值观和情绪有着深刻的影响。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对心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如今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并优化自己的自我效能,以此激发潜在能量和创造力,创造更好的自我。
文章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