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识过程。

中文名:认知心理学

英文名:Cognitive psychology

代表人物:奈瑟尔、艾森克等

诞生标志:《认知心理学》的出版

认知心理学派的起源: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认知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

1、听觉编码即声码;

2、视觉编码即形码;

3、语义编码即意码。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形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而后可以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

认知心里学派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他们常常用反应时法。即通过测量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来以此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和其他过程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斯腾伯格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